童年启示录:儿童青少年发展30讲
¥98.00 购买
童年启示录
番外:公共空间里遇到儿童哭闹怎么办?
30:07
170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童年启示录》的番外篇,我是李萱。今天的这期番外,是应看理想的编辑小伙伴要求临时增加的一期实事评论。评论的事由,自然是这两天冲上热搜的“吉祥航空立规矩”事件。看理想的编辑小伙伴跟我说,这个事件跟咱们节目还比较相关,建议我可以分享一些相关的个人看法。我也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而且可以聊开很多方面,所以今天这期节目里面就先被背叛了我们的正片,加了一个番外,专门来讲一讲这件事情。
如果你还没有在其他的媒体上听说过“吉祥航空立规矩”的这个故事的话,根据我在新闻上读到的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可以先给大家非常简单地概括一下。大致来说,在吉祥航空的某个航班上,两名女子因为同行航班上的一名一岁多的婴儿一直持续不停地哭闹,她们两个在哄劝无果之后,就把这个孩子带离他的家人,关到飞机上的卫生间里,表示要给她“立规矩”。具体给孩子“立规矩”的做法,是把她关在飞机的卫生间里,让她坚持不要哭,跟她说“等你不哭了,我就放你出来”。这两位当事人之一还非常自豪地拍下了视频,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并且自己评论说“世间万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这件事情,我自己的第一反应,作为一名家长和儿童发展的研究者,自然是非常非常心梗。但是与此同时,作为学者,我的脑子又告诉自己,这件事情虽然本身看起来非常极端,但是按近年来很多的发展趋势,它却并不令人惊奇。正如《童年启示录》这档节目的导语里所说到的,“厌童”已经成为近年来一种新的社会区隔。具体来说,有孩子的人和没有孩子的人相互鄙视,有孩子的父母痛斥没有孩子的人对于儿童群体缺乏同理心,而没有孩子的人又认为儿童很烦,而连带着把他们的家长也默认为是没有素质的所谓“宝爸宝妈”。
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类似的情况是中国独有的吗?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有没有可能有解药呢?今天的这期番外,我们就会就这几点来主要展开。
首先我想说一下,对于这件事情我自己是有非常清晰的偏好和立场的,并且我认为这个议题里面一定会有一些道德的成分在。不过作为一个学者,我的习惯是在对人进行道德判断之前,首先必须要进行一些技术的分析,也就是推测一下,人们之所以做出他们的行为具有他们的倾向,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想什么,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什么,或者不知道什么。
就“厌童”这个议题来说,我首先第一个一下子想到的是,这是否是对于我们社会之间长期以来对于不婚不育人群的打压的一种反弹?在我们的社会里很长时间来采用的是普遍婚育制,也就是将结婚生育视为人生的必然,将结婚生育的人视为是社会里真正成熟的、完整的一份子。而那些还没有生育的人,总是被认为是一些还不够稳定的小毛头,就连说话似乎都少了几分底气。或许对于儿童的厌恶,是对于这样一种不公平的压迫的一种反弹。
不过在具体说到吉祥航空这次事件又似乎并非如此,因为就当事人所发的微博来看,涉事的女子本身似乎就是一位母亲,因为她说到,我拿自己孩子的玩具去哄劝这个一岁的小朋友。那么我猜想,她的行为反映的,其实是相当典型的社会中,对于儿童、儿童和成人的关系,以及这样不同的群体如何分享公共空间的一些想象。
与这个事件相关的一种假设,是一种不成文的假设,是在公共空间中间,儿童理当同成人一样是文明的、安静的、顺从秩序的。如果一个儿童在公共空间中大吵大闹,这主要是因为ta道德水准低,恶意调皮,或者用大俗话来说就是比较“熊”。针对这点,我想大家或许已经看到,相当多的科普号都已经指出儿童的注意力其实是相当之短的,对于飞机或者是高铁这样的旅行距离来说,经常长达数小时的旅程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大的挑战,ta很难忍受几个小时之长的无聊,因此会经常想在多位座位上扭动、发出各种声音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哪怕是较短的、较短时的旅程,比如说坐在短途的火车上,或者是室内的公交车上,由于公共交通工具本身对儿童来说,常常是一个家庭和学校之外较为新鲜或者陌生的环境,它本身也可能引发儿童的激动、紧张或者害怕,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看似极端的行为。而尤其对于坐飞机的儿童来说,飞机飞行的过程经常可能带来身体的不适,比如在飞机起降的过程中间由于气压的变化,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耳朵不舒服,那这样的不舒服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因为身体比较敏感,更有可能有强烈的不适体验。因此在飞机的情况下,孩子一方面耳朵不太舒服,另一方面还要被束缚在座位里很长时间,这个时候产生哭闹其实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情。
那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假设是,有的人会说,我并不是讨厌孩子,我也能理解孩子有的时候就是要哭闹一下,但是我讨厌的是那些不管理孩子哭闹的熊家长。可能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这个孩子哭闹的当时家长没有立即出来进行有效的制止呢?还有人会说,或许在平常生活中间就应当不断的给孩子灌输这样的观念,让他们在公共空间中间一定要保持安静、遵守秩序。且不说这样的指责,背后的假设是大部分家长平时并没有尽到全力去尝试控制孩子的行为,即使家长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力气,在当下或者是平常进行教育、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理,他们的尝试会真的有用吗?
在我们的节目里已经提到,在一定年龄的儿童其实是很难真正同理他人的。因此在那样一个场景下,家长哪怕费尽口舌去跟孩子说,“你看,你再吵别人就会感到很困扰”,或者“你的行为会让别人怎样怎样”,这个或许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有效,但是未必对所有的孩子,尤其是对于小的孩子来说未必是有效果的,因为ta们根本无法在认知上理解家长所说的意思。
再拿平时长时间的劝说来说,如果家长对子女的劝说都是一招有用的,那你怎么还没有达到一个亿的小目标?怎么还没上奥运会拿金牌?还没回家考上公务员、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生好龙凤胎,走上人生巅峰,还给父母存好养老钱呢?这个是因为你父母眼界太低,素质不高,平常没教你吗?这显然不是的,这是因为你作为一个人,有自己的偏好、意志和局限,而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能完全由父母左右。
与之类似,儿童也不是玩具,不是机器,不是能够拔掉插头就一秒安静的AI。即使是最乖的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有发脾气的时候,有人来疯的时候。作为理应情绪稳定、表现良好的成年人,我们谁又没有想发疯、谁都拦不住的时候呢?所以,一旦我们能够理解到孩子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有着自我主观意志,也同样有很多局限的个体,并且预判到他们的局限可能会带来的种种具体行为表现,达到这一层理解之后,我们很难不看到所谓的“厌童”逻辑背后的荒唐。
那好,退一步说,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根本就不准确的关于儿童的假设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记得在我自己作为主理人之一的播客《非显著差异》里面,我和其他几位主播为此专门做过一期节目去讨论这个问题。当时我们提出了几个没有经过验证的假设,我们的猜测之一是,这或许和我们社会人口的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有关系。
随着出生率的降低,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我们很多的人,尤其是城市里的居民,在家庭中间就很难接触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因为我们往往自己就是家里唯一的那个儿童。而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传统社区和村落的消解,随着家庭生活的原子化,我们在城市的社区中间,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尽管和千千万万的人都共享这一整个城市,但其实我们接触到他们家庭中儿童的机会并没有这么多。而现在社会中间,大部分的儿童又被家长期待着集中注意力发展学业,并不会承担不同其他儿童的照料重任(比如说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指导、照顾自己的表弟表妹之类的);在学校里面,孩子也经常是按照年龄去安排年级进行活动的。所以这样算下来,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还是在整个社会的公共空间中,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都非常少有机会去接触到不同年龄的儿童。而经过这样缺乏接触的童年和青少年之后,我们在长大之后再遇到真正的儿童的时候,可能会起体验到强烈的陌生感和吃惊感,并且因为缺乏锻炼,而没有掌握有效的和他们沟通交流的手段。
这样一种社会的架构,其实跟很多其他社会的不太一样,比如我的孩子现在在丹麦上幼儿园,那幼儿园往往都是混龄的编排,这里面当然有机构方面设置的因素在,但是这样的设置也让孩子经常能够在一定范围之内接触到不同年龄的孩子,也顺便学习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需求。
除了以上种种的社会结构问题造成的对于儿童的不够了解之外,在公共空间里对儿童的厌恶情绪背后,似乎也有人们对公共空间归属以及个体和他人关系的一些假设。与此相关的一类说法是,我买了票,为什么我就不能安静的自己呆一会呢?为什么我付了钱还要忍受孩子带来的噪音呢?另一类与之相关的说法是,诶,如果你作为一个家长,知道孩子有一定的概率可能影响他人,你干嘛还要出门?你这不是打扰别人自取其辱吗?这两个说法看起来不完全相同,但它的背后的逻辑却可以串联成一体,那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是通过金钱和购买行为在公共空间里产生了竞争关系,而不是共享和合作关系。在这样一个竞争公共空间资源的关系里面,当不同个体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所谓的弱者或者是不正常的那一个,就理应让出他的公共空间。这样一个说法本身看起来好像并不违法,不过我想他后面的价值观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对此,有的人会开玩笑说,这么想很危险啊,因为风水轮流转,你今天所鄙视的这些孩子,将来就是给你交养老金、给你到手术台上动刀子的主治医生,千万不要惹到他们。这个当然它有一定的道理了,不过我想,在这个非常务实的面相之外,也有我们个体对于社会中弱者角色的考量。很多人会指出,在这个场景里受到指责的是儿童以及儿童背后的家长,这些家长经常都是女性和老年人,她们同样也是弱势群体。假如这个场景里面带孩子的是一个 180 多斤的壮汉,很可能对方就也没有胆子去指责他带娃不利。
另外一个方面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最终成为社会中的弱者,或者更有可能的是,我们人生生活的任意任何一个时刻,都在事实上有可能是某方面的下位者。所以,在共享的社会生活空间中,给所谓的“弱者”或者“弱势人群”留出一定的空间,从社会的层面上来说是一种基本的文明,从个体角度来说是基本的美德和义务。更不用说在这里,儿童的所谓“缺陷”其实是发展中的一种常态。
当然还会有人来说,这个“同理心”、“关怀弱者”,这些东西你只能来要求自己,你不能去呼吁或者是规定别人(我记得我在我自己的播客节目下面也有听众朋友这么留过言)。对于这种观点,我只能说如果你是这样想的,也行吧,但你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和我坐上一趟火车。为什么呢?你都没读博士,你干嘛要出门跟我共享空间、自取其辱啊?我也买了票,我怎么就不能享受一下车厢里面学术的智慧的空气呢?是不是呢?
我们刚才说到了很多对于这种“厌童”情绪和它背后逻辑的一些反驳,下面说一些建设性的吧,说说这些问题到底是不是只有中国才独有,以及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我们可能有哪些处理方式。
首先诚实地说,这个问题当然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我听说在一些韩国的餐厅里面也会出现“不欢迎孩子入内”之类的标语——对,就是那个生育率全球垫底的韩国。哪怕是在相对来说比较儿童和家庭友好的欧洲,在刷 Facebook 的时候也会经常看到有人会发帖抱怨,说这个邻居的孩子怎么这么吵,我应该投诉吗?怎么办呢?我要跟他怎么讲呢?所以,其实这样的矛盾是在很多社会里面都会出现的。
具体的解法,则有很多个层面。有的网友会说,我们能不能在社会层面上通过一个“井水不犯河水”的设置,把喜欢孩子或者是有孩子的人跟那些坚决受不了孩子的人分隔开来,比如说通过设立火车上的母婴车厢,甚至是母婴航班,或者是怎样把他们两个分开来,就不会进行冲突和打架了。
隔离是一条避免冲突的出路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我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个可能要等待社会学或者是城市规划的小伙伴,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来进行回答。但是,我可以分享我目前的一些观察——
在我生活过的地方,包括英国、德国、丹麦这样几个欧洲国家,或者是意大利这样一个经常拜访的国家,儿童和成人的隔离在一些情况下是会出现的。比如我注意到在德国铁路以及丹麦的通勤铁路上,都会有一些所谓的“安静区域”,或者是整个有安静车厢,这个大概率就是给要么是极其受不了噪音的人,要么是需要在车上赶工的牛马使用的。在这些车厢里,并没有明确标识说是儿童能进还是不能进,但它会非常明确地要求这里绝不能喧哗、不能打电话等等,所以通常来说儿童也并不会进去。这是一个例子。我能想到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哥本哈根市中心最大的图书馆里面,这是一个有好几层楼大的大型图书馆,在这个里面为儿童专门设置了一个儿童层,这样儿童就可以在里面尽情奔跑、大声读书或者是玩耍;婴幼儿都能有自己的空间,ta们在可以在里面尽情发出噪音而不会影响其他的读者。
不过,其实除了少数的这样一些例子外,在大部分的社会空间,我观察到的更多的是儿童和成人空间的融合。比如,虽然刚才讲到哥本哈根市中心最大的图书馆有设置专门的儿童层,但是在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里面,儿童会有一个专门的图书角以及玩耍的区域,但是这些区域并没有严格的物理分隔,把他们和成年人的阅读区分开来。所以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读者,是非常有可能走到一个社区图书馆里面,在读书的过程中听到一些儿童活动的声音的。
与之类似,在很多的小区或者是社区里面,成人的户外健身锻炼器材附近也通常都会有儿童的玩耍空间。这样的一些空间设置,一方面能够让成年人和儿童大剂量地相互暴露,让大家锻炼习惯彼此的阈值;另外一方面来说,对于那些没有孩子、没有照料过孩子的青年人来说,也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孩子,有意无意之间去了解到孩子行为的模式,知道对一个正常的孩子要有怎样的一个合理的期待。
而在此基础之上,我还观察到很多欧洲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基础上还更进了一步。比如在丹麦的很多博物馆里面,在展品的附近都会给儿童设置互动交互的电子屏幕等等,让ta们可以去按、去玩。很多的博物馆里面也会设置家庭区域,在里面搭上简单的桌子,彩笔、切剪刀、胶水等等手工材料,让孩子去模仿展馆里的某些有意思的展品,去画画、剪贴、做手工、做游戏等等。
这样的空间设置有什么效果呢?我作为一个家长,首先注意到的是,这样的空间设置让儿童的需求得到了肯定,并且让ta跟随成年人进入成人主导的社会公共空间的时候,能够通过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享受这样的共享空间。
比如在哥本哈根很多的博物馆,当我和家属带着孩子去参观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相对轻松的,因为你知道在里面总有些孩子可以玩的东西,有一些符合她自己认知的游戏,能够帮她去理解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会感到非常有趣,并且正因为需求得到了满足,她能够享受这个展览,其实反而不太会乱跑大叫、打扰到其他人。
另外,在博物馆里面,家庭角或者是儿童角这样一些空间,也能够给一些紧急情况提供缓冲。比如今年夏天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家属就带着孩子到意大利的一个博物馆里面,那其实是一个非常成人的博物馆,我们大人就想看里面具体的几个展品。这个博物馆本身不像丹麦的很多博物馆,里面有儿童专门的屏幕或者设备,所以在看展的过程中,过了一会儿,我们三岁多的孩子就觉得非常无聊。因为里面太多的图文、大段的讲解等等其实是超过了她的认知水平,她没有办法去享受,就非常的无聊,她开始呼唤我们的注意力,开始跑,要我们陪她一起玩,不让我们看展等等。然后到了某个时刻,她就开始有点崩溃,发现爸爸妈妈总是在自己在看东西,没有理她之类的,就开始吵。这个时候我和家属就说,楼下好像有一个家庭房,我就先带孩子到那儿去一会儿。所以我们两个最后轮流带着孩子到这个家庭房里面去,然后另外一个人就在博物馆里面看展。
我带着孩子走到家庭房里面去的时候,她特别高兴,因为里面贴着一些博物馆里面展品的样子,又放了很多的画笔、彩纸、各种手工材料,她可以在里面玩。最后我和家属就通过轮流分工的形式,把这个展给看完了。我们大人看完以后,孩子的情绪也平复了差不多了,玩得也很开心。这个时候我们又再带着她到楼上,再去看一点她能够理解的部分。
所以,这一类融合而非隔离的设置,实际上它达成的是三赢的效果。对于那些没有孩子的或者是不喜欢孩子的公众来说,他们不必受到孩子的打扰;对于携带孩子出行的成人来说,他们不会非常紧张,无需一直面对别人的羞辱,或者是一直需要去创造娱乐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最重要的是对于儿童,对于孩子来说,ta会觉得ta作为“儿童”的身份在社会上受到了认可,ta会发现别人会承认ta就是和大人不太一样,并且能够照顾ta这个年龄合理的需求,ta作为一个儿童并没有什么值得羞耻或者是不好意思的。
目前我看到的这些社会,相对来说也都还没有到一个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国破家亡的地步。相反,在很多儿童友好的北欧社会,他们的生育率还能够保持稳定甚至是上升,形成一个人人熟悉儿童、也更加接受儿童最终进入自己生活的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除了依赖社会层面上对于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改变,我们自己作为个体又可以做一些什么呢?在这里,我也实在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或者是特别的理论,我就分享几个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吧。
在听到吉祥航空这个事件的时候,我其实一直在回想我自己在欧洲社会里观察到的情况,有没有类似的故事?类似的情景发生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是怎么反应的?我就回想到在好多年前刚结婚的时候,我和我先生就选了一个地方度蜜月,选的地方其实离我们居住的地方不近,我们又特别穷,没有任何钱,所以就买了一个最便宜的长途火车票,坐 7 个小时的火车去度蜜月。
在这个 7 个小时的火车上,我记得离我们有几个座位距离的,有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三个孩子中间,有一个孩子年龄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我确定她的肺活量一定是最大的。在整个旅途的过程中,她像一个铁肺公主一样,除了偶尔喝水,全程都在不断的嚎哭,我们坐 7 个小时的火车,她就哭了 7 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旁边人是怎么办的呢?有人对此侧目,或者把这个孩子或者他的母亲带到某个地方“立规矩”吗?没有,大家没有一个人觉得不正常。我想,保不准那天同车的几百个乘客中会有一些人觉得,今天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本来买了一个票,坐在车上是想看会书或者睡会觉的,但是大家都非常平静地接受了公共空间中可能就是会发生这样的场景,所以没有人说任何话,非常礼貌地坐在那里,坐完了全程。
而我目前居住的哥本哈根,不管是在公共交通上还是在大街上,其实到处都可以看到不停哭闹的儿童。你会看到孩子一边哭一边跟着家长走的,或者是一边哭一边坐在小车里面的,家长推着,当然也有一边哭一边赖在地上打滚,根本不肯往前走,各种各样我都见过,但是来往的行人也从来不会有一个人想着要停下去指责家长,或者是尝试给这个孩子立什么规矩。家长也通常都非常淡定的站在这个孩子旁边,ta哭就让ta哭,等ta发泄完情绪。当然中途可能会有些劝解行为,比如说“咱们要赶紧回家”,但是大部分时间也就是让ta哭,哭完了以后,再继续生活的下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家长向周边的人道歉,说“不好意思,我这个孩子哭的声音真吵,吵到你了”,或者是“ta躺在路当中碍你事了”等等,大家就行人非常正常的绕过这个孩子和他的家长,继续各自的脚步,并没有任何奇怪的感觉。
相反,在这个以“社交距离过远”而著称的北欧城市,我的经历是当别人看到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总是会想方设法去帮忙。比如很多次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推着婴儿车会到达一个需要走台阶的地方。每当这个时候,只要旁边人走过看到这个场景, 百分之百都会有一个人来,要么是帮我牵着孩子的手走下楼梯,要么是直接抬起我的婴儿车帮我把车扛下去,让我自己牵着孩子走。这样的桥段,其实是这样一个城市里面生活中间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场景。
所以,这样的新闻以及这样的生活经历总是让我思考,儿童、儿童相关的成人,以及其他似乎和孩子没有关系的成人,究竟应当怎样共享我们的公共空间?而这样空间共享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又说明了这些不同群体之间对彼此怎样的想象?我想,已经有太多的今天分享过的例子可以说明,这样的群体之间并不总是需要矛盾冲突的方式去关联的,也已经有太多不同其他国家的例子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或者参考,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科学解决方案。
当然,最后的最后,我想一定还是会有朋友会说:“我不想管你说的,我就是觉得小孩很吵,我就是觉得他们很烦,他们要出现在我要出现的地方,我觉得很讨厌,怎么办?这个有什么解药吗?” 其实我觉得这个也不太难,如果有真的有这样想的朋友,你可以给我发个定位,我可以负责去找两个身强力壮的朋友,立刻把你绑到我家的厕所里面去——我保证,我家的厕所比飞机里的厕所条件要好一些的:)你可以把手机给我,我可以帮助你把你锁在里面,然后按照你年龄的数目,几岁就关几分钟,你在里面要哭满了时间再出来,咱们再讨论别的。毕竟“世间万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觉得呢?
今天这期番外我们就讲到这里,也欢迎各位听众朋友在留言区里面留言和评论,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2024.08.28
手机扫码下载「看理想」App
参与并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