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手机扫码下载 看理想App
「 看见另一种可能 」
关于看理想
Audio/video is not supported or no playable source found
Refresh
Replay
Play
00:00 / 00:00
00:00
Fullscreen
PIP
Open Barrage
Speed
  • 2x
  • 1.5x
  • 1.25x
  • 1x
  • 0.75x
  • 0.5x
Click and hold to drag
01. 大学教育,学什么知识最有用?
00:00/ 26:31
学完这一课
看理想讲者等
学完这一课
01. 大学教育,学什么知识最有用?
26:31
67
大家好,我是郑作彧。我现在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名思义,我的所在学科是社会学。我的学术专长和在学校教的课程都是社会理论,所以一般我会说我是社会理论家。
《学完这一课》这个节目的其中一个宗旨在于希望向社会大众分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且重点是希望各位听众能获得一些可以应对生活的有用知识。
那今天第一集由我来开场白,这一集的主题是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究竟我们今天接受大学教育,特别是其中的文科专业知识的目的或意义是什么?
不过辉瑞中国和看理想请我来录这一集,老实说我有点惊讶。因为我的学术专长领域是社会学底下的社会理论,而且还是偏哲学的那种。我的专业知识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说是最没用的了。
但社会理论对我来说非常有用,我现在就是专门靠研究社会理论来过活的。那么到底社会理论有什么用呢?甚至,学人文社科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呢?
关于这件事,我想先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学什么学科、什么知识最有用?

大学有没有用,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

我敢保证,今天如果问题是“哪个学科最没用”,那么不管给出什么答案,一定都会获得一大堆学这个专业的人的认可,不太会有人出面反对;但如果要问“哪个学科最有用”,那么不管给出什么答案,一定都会被学这个专业的人批评,不太会有人出面同意。
我自己本科学的是外语,硕士读新闻传播,博士读社会学。博士刚毕业、工作还不稳定的时候,我在外语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社会学专业都教过书。然后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本科阶段在可以转专业,或是大三大四准备考研或保研的时候,外语专业的学生一律都觉得新闻传播或社会学专业比外语专业好,想转或考或保到这两个专业。但新闻传播的学生往往觉得外语专业和社会学专业比自己学的专业好,然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觉得外语专业和新闻传播专业怎样都比社会学专业强。
这使得我后来发现对于学科专业知识,学生们挑剔的点首先根本就不在于这个专业客观上到底有没有用,而是这种事其实是一个主观上的“围城”。自己学的专业永远就是最差的专业,别人在学的东西永远都感觉比自己在学的东西有趣、有用。
当然,对于很多大学生家长来说,关于“大学专业有没有用”的问题不是主观上的围城问题,而是客观上的就业问题。学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就是好专业。
好,那我问个问题:
今天哪个专业能保证好的就业?
十年前,可能一般社会上很多人会说例如房地产、互联网相关专业,或一些欣欣向荣的产业方面的专业,出来好就业,钱赚得又多。但今天大家都知道,房地产现在可说是一蹶不振。别说卖房子,就连盖房子相关的例如土木工程专业今天也变成让大家说“快逃”的专业。互联网也是,除了大厂降薪、甚至是裁员的新闻总是此起彼落地出现之外,互联网产业的“35岁门槛”更是恐怖,好像就没听过多少码农能安心快乐地度过35岁生日的。
因此,大家只要冷静、理性想一下应该就会发现了,今天客观上根本就已经没有哪个学科可以保证就业了。所以今年高考放榜、选填专业时,越来越多是父母只能依照自己以往的经验,根据思维惯性认为某些专业“至少”在毕业之后应该还是可以找个不会饿死的工作。但一方面,老实说就连这个“至少”在今天根本都已经没有任何专业可以保证了;另一方面,我们或我们的孩子初中、高中辛辛苦苦读书考上大学,难道就只是为了图个“至少”吗?一个只是为了“至少”的生活绝对不是一个有趣、有希望的生活,最后造成的结果也只会是无数大学生的“围城”感很重,然后毕业之际并没有真的觉得这个“至少”被保证了,而是依然觉得很茫然与很绝望。

独异性社会:今天大学教育的时代背景

但难道我们所有人都再也不学习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了吗?
当然不是。那么,在面对今天“学文科知识有什么用”的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要回答这问题,我建议我们可以回顾考查一下,今天这种高等教育的学习困境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怎么出现的。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更清楚知道这个“困境”实际上是什么,并思考应对之道。
高等教育教的是专业知识,所谓“专业”当然意指这个领域当中最顶尖、做得最好的部分。所以照理来说,接受大学教育,就是为了要成为这个领域中最顶尖的人。不过,之所以我这里讲“照理来说”,是因为,我们大家应该都可以想见,事实并不总是如此。
以我们中国为例。1979年高考恢复、大学重建的时候,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时候。那个时候整个社会百废待兴,所有领域都急需发展,所以也来不急等顶尖人才了。所有人都是“只要能用,就先赶紧上”。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平心而论基本上程度不会比今天的大学生更优异,毕竟那个时代学习条件的限制就摆在那里。但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是就算只有一丁点专业知识都已经是很不错的稀缺人才了。就算那时候的大学老师和大学生其实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就是个草台班子,但好歹也是个班子,至少能搭个舞台在上面瞎吹唢呐、瞎打几个滚,比连个草台都没有来得强。
那个时候的高等教育师生不是为了追求顶尖,而是为了填补整个社会的巨大空缺。所以那时候高等教育的知识哪有什么有没有用的问题,学就对了,学了就是填补社会空白了,就是贡献社会了。至于学了有什么用,老实说那时候大家也不太会烦恼这个问题。因为只要学了,在一片空白的社会自然就会找到用处,想怎么样用、都可以尝试去用用看。那时候的问题不是“什么专业对上什么工作岗位”,而是“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创造工作岗位”。
后来,中国的整个社会发展逐渐步入轨道。不只高等教育,全国所有社会领域都一样。那时候不再是像刚刚改革开放那样要求少数可用之才在少数地区先力求“从0到1的突破”,而是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多社会领域要开始慢慢稳定地进行“从1到100的发展”。例如1979年恢复高考后,很多地方需要重建大学,这时候是“从0到1的突破”
而大学重建之后,需要稳定发展学科,让原先由草台班子构成的学校能持续发展成专业高等教育,甚至可以进入到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列。这就是“从1到100的发展”。或是例如1994年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让中国的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这是“从0到1的突破”。但当互联网建设起来之后,如何进行稳定的商业发展,进而促进各互联网大厂的成长,这就是“从1到100的发展”。
稳定发展,就意味着规范化;规范化,就意味着标准流程的建立。也是在这个时候,“努力高考,考上好的大学,毕业后出社会就业”的学习模式渐渐固定下来。当代国际知名的德国社会学家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为现代化的这个发展阶段给出了一个很精辟的说法。他说,这个阶段的社会是一个“追求普遍性与齐平的现代社会”。意思是这个时候的各个社会领域发展开始清楚成形了,哪些领域要求什么样的准入门槛,进去工作之后员工和这个领域“从1到100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阶段,都越来越清楚,标准鲜明且普遍适用。这时候大多数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追求顶尖地位,而是为了进入普遍生活。
当然每个人毕竟有不同的天分与专长。面对同样的人生规划,每个人能达到的成果都会不一样。但在普遍且齐平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不同的成就阶层也会被统一划定好。反正高考考到哪里,就选择成绩区间对应的专业就行了。我们今天惯性思维会去想的“学什么专业,要对应什么工作”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问题。这个时候的高等教育专业选择,有点像是“媒妁之言”。要选什么专业,只要看自己学的是文科还理科、成绩考得怎么样,然后根据选填志愿的一些外部建议,找个和自己能力“门当户对”的专业娶或嫁了就是。
学新闻传播的,毕业后自然而然就是进入到新闻传播行业工作;学外语的,毕业后自然会有翻译公司或企业的外贸销售岗位给予工作机会。社会发展中各行各业总会需要用人,所以能力好一点、差一点,都至少会有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可以做,就像媒婆总有办法凑个姻缘一样。各种志愿选填建议的给出者扮演的角色大概跟媒婆的角色差不多。
但最晚在近三五年来,情况已经逐渐改变了。这也意味着现在是社会的新转型时期,已经不适用于我们原先的思维惯性了。我们必须转换我们的思维模式,不然会很痛苦;虽然转换原本已经习惯的思维模式本身也还是很痛苦。
那么,今天这个让我们必须经历转型之痛的新社会形态是什么呢?
今天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不是全国从0到1的搭草台的阶段了,也不是大多地方处于1-100的稳定发展阶段,而是因为各种科技发展逻辑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全世界大多地方,包括中国大多社会领域,都处于100到101的阶段了。整个社会上人们的社会心理结构也不一样了。关于这个复杂的科技发展逻辑、全球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心理结构,我等下会多说一点。我先来说说,100到101是什么意思呢?
它这个的意思是说,今天我们社会各个领域都已经发展成熟到一定程度了,所以整个社会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也越来越难以容许草台班子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会越来越觉得“原来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很令人非常惊讶且难以接受的原因。而这也意味着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只有顶尖人才能恰如其分地生存,在齐平阶段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普通人”生活会越来越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前面提到过的凡事认为“至少还能怎样怎样”的“图个至少”的思维越来越行不通了。
我刚刚提的莱克维茨,就将现代社会命名为“独异性社会”,“独特而有差异性的社会”。独异性社会即是意指一个唯有足够有独异性的顶尖人才才能够生存的时代。例如在我们学术界,今天高校招聘教师时所需要的人才不只要有博士学历,而是还要看这个人是否拥有一个高度重要,但鲜有人钻研、所以难已被取代的独特学术专长。或例如汽车,今天汽车发展工业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如何让车跑得更快、更安全或更便宜这种原有逻辑的强化,而是重点在于能否突破原有逻辑、造就创新。别人发展不环保、加油又昂贵的油车,谁能发展出环保、又不用花大钱加油的电车,谁才是人才。当人家也发展电车时,谁能发展出在天上飞的飞行汽车,交通维度从平面改革成立体,谁才是能抢占前所未有的市场而成为龙头的人才。
可能有些听众听到这里,会觉得“呃啊,郑老师,我听你讲为什么今天越来越觉得接受大学教育没有用的原因,是想听出点希望,结果你讲了一大堆,听了让人更绝望了啊!这个世界上哪那么多顶尖人才啊?成为顶尖人才有这么容易吗?我不是顶尖人才,难道是因为我不想成为顶尖人才吗?你这结论不就等于是在说我完蛋了吗?”
不对。如果知道了当今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之后会有这样的绝望感,那是因为思维模式还没有转换成适合当今独异性社会的思维,还在用齐平社会的惯性思维来想所导致的。我们今天必须改换一种思考方式。
什么思考方式呢?

从“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叫“顶尖人才”?我想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考试成绩很好的“学霸”,在一个有标准答案的环境中能打败很多竞争者,在排名上能处于前位的人。
但我再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考试成绩好的人,学霸,就是顶尖人才吗?大家只要想一下应该都会觉得不是。例如,虽然我现在跟大家讲,你们一定不相信,但其实我从小到大都是学渣。我之所以现在当了大学教授,纯粹是因为我有个专长与爱好:做学术研究、写学术论文。我可以很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地写出质量非常高的学术论文,而且对我而言做研究和写论文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另外我还有一个专长,就是教书。再怎么困难深入的学术知识,我都可以非常口语、非常深入浅出地让大家一听就懂。但我非常不擅长考试,所以从来也没有当过学霸。不过因为我现在的职业,所以我身边的同事、学生全部都是学霸。而我也发现一件事,就是考试成绩好,完全不等于学术研究做得好。我遇到绝大多数从小到大考试超级厉害的学生,一到要写论文的时候,和一般的学生一样非常崩溃,没有比较好。
虽然我们从小遭遇的世界是一个用考试来考验我们、用成绩来评定我们的世界,但学术研究不是考试考出来的。事实上,现实世界就不是一张有着标准答案的考卷,也没有排名与争取排名可言。
如果“顶尖人才”不是考试成绩很好的学霸。那是什么呢?像我刚刚提到,我在学术领域之所以能获得稳定的一席之地,是因为我有非常适合这个领域的个人特殊专长。事实上,我刚刚提到的“独异性社会”理论就已经说了,当代社会的顶尖人才不是指竞争能力很强的人,而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最能与众不同的专长的人。
也就是说,当代社会的顶尖人才是更认识自己、更能发挥自我长处,也因此有自身特殊能力让自己所在领域从100突破到101的人。
但是要让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也必须要有真的足够顶尖的专业学术知识来进行辅助。就像周杰伦再有音乐天分,他如果没有认认真真学好钢琴、学好乐理,也无法发挥他的天分。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刚刚说顶尖的专业学术知识今天是哪个领域可以学到的?
对,大学
这就意味着,今天我们越来越不再是去问“我们读的专业会为我以后提供什么工作?”,而是相反,应该要去想: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因此我们为了达到目的而选读什么专业。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指定我们可以过出什么样的人生,而是我们想过出什么样的人生所以自己去指定我们要获取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
用我刚刚的比喻来说:如果在齐平社会,我们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地接受媒妁之言,那么在今天的独异性社会,我们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改换成一种主动的“自由恋爱”态度。今天,我们不应再认为有一个“门当户对”的专业,而是应该要去寻找一个更与自己“身心契合”、自己真的爱的专业。唯有自己真心喜爱、无法被取代的特殊专长能力,我们才能在一个越来越只需要“顶尖人才”的社会里存活下去。

弹幕型学习

不过我也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个很困难的问题难以解决,就是: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啊?从我作为一位社会学家的角度来看,不认识自我不是自己的错,而是社会结构的问题。当然我也不是说我们的社会不好,而是我们正好处在从齐平社会变成独异性社会的转折期,所以很多社会制度还没有跟上现代人的需求。例如我们今天的教育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而非专长类型作为分流标准,所以教学上常常更重视学生的标准答案背诵能力,而不太在乎学生是否认识自我与如何进行突破创新。
简单来说,我们的教育至今还是比较重视怎么让学生回答他人给定的问题、而不是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
这使得今天很多大学生、或是有意学习大学专业知识的人,和许多大学教授,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文科教授,彼此之间会有一种相互不理解。例如很多人会问“今天学文科还有什么用?”。这时候,有的教授因为一路都在大学里头学习、工作,自己所学、所研究的东西对自己来说不存在有没有用的问题,所以很多教授可能会说“学术知识是为了追求真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个人是觉得这种回答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
但如果我们自己并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总是只被动地希望学校或老师像算命一样给自己指出一条康庄大道,那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自己到底会什么、到底喜欢什么,这种事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必须主动挖掘、主动多方尝试,自己找出自己的学习目的。
如果没有自己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学习目的,那么老师们再怎么给出“学这个有什么用”的答案,自己一定都会半信半疑,觉得“真的这样吗?”,而且的确很有可能老师们给出来的“知识用处”并不适合自己。
所以我在这里想给出一个结论。“学习专业文科知识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大学老师可以回答的,因为它不可能有一个普世皆然的标准答案。但我们所有大学老师都有回答的责任。只是这个责任也不是仅属于大学老师,而是也属于所有学习者。任何高等教育专业知识的用处,必须是一个老师与学生一起齐心协力回答出来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所有老师今天在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传授知识本身,而是首先必须要跟学生分享这些知识的提出,是基于什么样的问题背景,为了要回答什么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们才可能会知道面对到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知识可以运用。另一方面,所有学习者也不应该仅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是要时时进行各种尝试与思考,然后告诉老师们自己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就像看视频的时候发弹幕一样,如此才能让老师们知道可以着重提供哪方面的知识以服务学生。
我会说,今天我们应该要努力一起建构出一种“弹幕型”的学习形态。如此一来,我们在面对独异性社会的时候,才能借助高等教育专业知识成为让自己有无可取代性的顶尖人才。
其实我讲这一大堆,还是有很多细节没有讲到。例如,我前面提到,我们今天这个“独异性社会”的产生,是由复杂的科技发展逻辑、全球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心理结构所导致的。
那么到底这些要素是什么呢?这其实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这些要素更多、更详细地知道一些,我们就可以更知道我们所面对的社会情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才会更好地知道现代社会的条件与限制是什么,我们如何可以更好挖掘与发挥我们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可能很多听众并不是大学生,而是已经从大学毕业了,慢慢发现自己开始面对很多问题,但可能不确定到底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什么,所以也不确定自己要如何应对。
关于复杂的科技发展逻辑、全球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就是《学完这一课》这档节目想呈献给大家的东西。这档节目,辉瑞中国与看理想邀请了多位国内在这些方面占据顶尖地位的学者,为各位听众详细呈现出专业知识眼中的世界面貌。
这其中包括讲社会性别的丁瑜老师、讲技术哲学的王小伟老师、讲社交媒体的董晨宇老师、以及看理想听众都很熟悉的、讲心理学的李萱老师和讲经济学的梁捷老师等等。每集内容,都会从一个学科知识以及这门知识可以处理的现实问题谈起。
这样的节目类型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大家都可以随时在留言区里面分享自己的心得与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刚才推荐的“弹幕型学习”的一种实现形态。
不过,这几集节目只是个开端尝试。我们更希望可以知道大家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原因、需求。例如,虽然现在社会常常都有一种“文科无用论”的氛围,但各位听众之所以听我们这个节目,一定就是因为还是想学一些文科知识。那么,为什么你们会想要学这些文科知识呢?大家觉得文科有什么用呢?比起大学文科教授的自我辩驳,各位听众的想法其实才是真正最有公信力的。那么你们的想法是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啰!
今天就讲到这边啦。感谢你的收听。我是郑作彧,祝福你有个美好的一天,再见📚
本集编辑:ruicen、小尹
2024.08.27
手机扫码下载「看理想」App
参与并查看评论内容